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卫生保健 >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
和睦家园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主要分为两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病的相关症状
秋季腹泻◆◆
    多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就是从排泄物到口腔),最容易发生在 6 月龄~2 岁的婴幼儿身上。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腹泻,便量多、水分多、次数也多,可以达到一天 5~10 次,大便表现为黄色水样或是蛋花汤样。除腹泻之外,宝宝还可能会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麻     疹◆◆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红  眼  病◆◆
     常表现为眼睛刺痒、有异物感、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眼部分泌物增加,双眼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病。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如何预防传染病
家长朋友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
   2.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3.充足睡眠,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4.加强室外活动。风和日丽,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5.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1751998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