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教科研活动 > 建构学习共同体 走进深度学习
最新动态
建构学习共同体 走进深度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课程是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的”,自2015年起长春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在每年年初制定新一年学习共同体计划并确立成组,本年度再次由孙红艳园长带头,7名骨干分别承担健康、语言、音乐、数学、科学、社会以及美术5个领域7个学科,带领组员踏上新一年的共同体学习之旅,通过小组讨论、自学自悟、领域讲座等方式,收获知识,一同进步!疫情居家期间,7个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补充能量,下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学习时刻吧!
[健康小组]

      健康领域共同体在孙红艳园长的带领下,在小组成立之初,迅速组建微信群,召开工作计划研讨会,共同协商制定2022年度健康共同体工作计划,确立了理论学习、交流分享、多元活动的工作总思路,明确了现场诊断、案例分析、课例研究、主题探讨、实践反思、同课异构等多元实践路径,聚焦健康领域心理健康活动、生活活动、安全活动、体育活动四个方面。疫情居家办公期间,健康领域共同体迅速启动线上分享活动、线上研讨活动,每周1-2次集中研讨,通过腾讯会议完成了《青蛙大闯关》、《宝宝折衣服》、《冬天的魔法》、《挑战极限》四节健康领域教育活动的说课研讨,确定了《身体里的洞洞》同课异构活动方案,相信在孙园长的带领下,在互助共享的教师合作文化支持下,教师共同体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共促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语言小组]
      自语言学习共同体成立以来,在陈娟副园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七人携手互助,以“协同、共享、共进”为原则,开展了相关的学习活动。我们在自学期间查找相关的资料,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研讨最新的语言教学热点问题。将语言领域中“教材的选择、提问的方式方法、领域间的有机整合等相关问题一一进行研究。
      由于疫情蔓延,我们在居家隔离期间开展了以“疫情”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小组成员充分调动自身的文学细胞,创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童话故事等。大家将作品发送到群内,相互分享、讨论,互补互助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感受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及语言艺术文学的美。整个活动在小组成员们的精彩分享与热烈讨论中达到高潮……

      最后我们将创编好的文学作品发送到班级群内,为线上游戏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居家期间协同家长共同做好亲子游戏的指导与实践。

[数学小组]
      为了解数学共同体成员学习诉求,也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数学组负责人郜永红副园长在微信群询问共同体成员,针对自身在数学方面,想得到哪方面的提升等提出诉求,分别想在如何设计数学活动、数学活动中教师该怎么教、如何教、数学操作材料如何正确投放、如何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目标等方面,负责人郜园长表示,会结合共同体成员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学习,帮助大家解决数学领域中存在的困惑。现阶段共同体学习形式及学习内容,并做出了详细安排。
      小组在线学习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支持幼儿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发展的研训体系研究”开题会,初步了解PCK与幼儿数学核心经验二者关系,明确了在数学活动中要教什么、教谁、怎么教。

      郜园长还向成员们推荐了《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科学小组]
      由刘琦副园长带领下,形成了6人组的2022年科学共同体学习小组,自3月初起,线上线下有序开展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讨活动,通过近两周深入的整理、诵读、剖析、记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内容,让成员深刻领悟到科学领域必须严谨掌握每一教育环节,教师在活动中的语言、用词要合理规范。
      同时,科学组教师在三个科学小实验中找到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实验,第一时间布置班级任务,和家长进行线上指导。成员反馈:“班里幼儿很喜欢科学活动,从视频中能够看出幼儿都觉得很神奇,一个实验做了很多遍,问了很多个为什么。”之后,成员积极总结科学小实验,找别人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改正后继续做科学小实验,从中提高教师了解幼儿的科学认知,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活动和研讨打下扎实基础。

      接下来的学习中,所有成员将边学习、边实验、边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真正做到让共同体促进教师成长,让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提高。

[社会小组]

      幼儿园作为幼儿接触社会的起点,不仅要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更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开端,以此帮助其将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本年度社会领域学习共同体,由王丽娟副园长负责,组员5人。小组建立初期,王园长通过谈话调查了现阶段5位成员所在班级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状和需求,通过分配学习及小组工作任务,明确成员个人学习和实际育儿需求,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根本,择取幼师口袋、社会领域游戏案例等进行在线分享探讨。为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成效,小组学习深入到班级线上开展的各色活动,如托小班《病毒病毒我不怕》《美好亲子时光》、中大班《萌娃说奥运》《居家劳动小能手》等,探讨活动中的社会性培养细节、可拓展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在理论联系实践中夯实小组学习。本小组将继续秉承“稳中求进”的学习模式,为后续取得教研、教学的实效性成果提供坚实的保障。

[音乐小组]
      线上学习期间,音乐组在共同体负责人马宇光副园长的带领下,老师们都挑选了针对自己班级幼儿年龄段需求和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了自学。老师们认真记录笔记,观看教学视频,同时也向其他教师咨询意见,确保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此外,为了提升教师们自身的专业素质,音乐共同体教师们利用多种资源与形式,对音乐知识,如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区别、如何带领幼儿感知音符进行了小组学习与讨论。

      考虑到音乐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游戏性,老师们适时地在班级群中发布音乐律动、节奏游戏、幼儿歌曲、手指操等多类型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提升难度、丰富形式,力求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亲子游戏质量。这些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以及热烈反馈,各班家长都会及时将幼儿的活动视频回传到班级群中,教师们也会仔细观看视频,适时点评,以此鼓励幼儿与家长不断参与活动,提升了家园共育的有效互动。

[美术小组]
      本周美术组活动是阅读与美术相关的论文资料及教育教学专著。大家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学习内容,认真撰写阅读笔记,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线上分享。
      组长付华老师推荐了幼儿口袋中《幼儿园美术特色打造的思路与实践路径》,重点分享了关于幼儿美术活动要突出幼儿自主表达是幼儿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幼儿情绪发泄的文雅气质。画得像不像没有关系,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其他成员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绘本应用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从美出发》进行逐一剖析,让成员了解到美术活动中要体现四位一体的原则:愉悦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过程性。活动的出发点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兴趣学习的最好动力,让孩子喜欢画远比教孩子绘画更重要。

      美术共同体会坚持从理论提炼中充实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真正的审美”教育方式引领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相信幼儿园新一年的学习共同体会在打破旧有组合,经过重新组合,做到搭建新平台中,创设新环境,激发新动力,启迪新思维,在强化教师团队建设中,促进深度学习。

17519985906